- Apr 11 Fri 2008 00:19
心情鬱悶時
- Apr 07 Mon 2008 23:40
好文共賞:初念淺,轉念深
口上總說要設身處地為別人想,但仍擺脫不了從「我」出發的執著偏見
所以賽斯書中才說每個人的「實相」都不相同
同一個事實 (fact) 因為個人的經驗和專注點不同,所以產生的知覺與反應也會不同
每個人都以自己為出發點,只看只聽只知自己想看想聽想相信的那一面,而非如實接受原始事實
所以「達摩祖師傳」中才說:看那看不見的東西、聽那聽不到的聲音、知那不知的事物,才是真理!
- Apr 05 Sat 2008 20:57
再看「達摩祖師傳」
最初看 [達摩祖師傳] 的機緣,起自到太極門學氣功;當時我還只是個中學生,因為達摩祖師是我們的祖師爺之一,所以師父引介這部影片讓所有弟子觀賞體悟。前陣子偶然從「佛教多媒體資料庫」網站發現可以下載這部電影,所以利用閒暇再看一遍,心中另有體悟,特此為記。我在伊莉網站上寫了影片介紹 (http://www.eyny.com/thread-2014597-1-2.html),同時提供檔案下載 (使用 Gogobox 軟體即可免費下載),歡迎網友散佈分享。
先簡單介紹一下達摩祖師。「達摩祖師」原名「菩提多羅」,是南印度國的三王子,因傳授武功和「二入四行」禪法,而對中國佛教產生很大的影響。他所創立的佛教宗派即是「禪宗」,共傳六祖。達摩祖師的「二入四行觀」全文僅數百字 (請參閱 http://ctworld.org/turn/sutra/005.htm),直指人心,道盡修心之要。「二入」一是理入,一是行入;「深信含生同一真性」,體悟人人皆具佛性,終至不生分別、寂然無為的無上深妙禪境界,是為理入;四行則指四種方便法門,包括:第一報冤行,第二隨緣行,第三無所求行,第四稱法行,透過四種道行修為來體證禪理,一切不假外求,人人本具。
- Apr 04 Fri 2008 11:39
好文共賞:上帝給我們容貌,但嘴臉要自己塑造
- Apr 03 Thu 2008 18:11
好文共賞:丟了翅膀、他依然是天使~~~
<轉載自電子郵件,原作者不詳,若有侵權敬請告知>
- Apr 03 Thu 2008 11:51
說不出擇偶標準很奇怪嗎?
- Apr 01 Tue 2008 20:48
[笑話] 姓陳的話,不能亂取英文名字
上英文課,老師要求每個同學都要取英文名字!
陳同學苦思半天,想到了一個很美的名字,叫MONICA 莫 妮 卡
可是, 沒料到 老師上課點名時,都會加上姓氏來稱呼同學--莫妮卡--陳
(台語是摸你屁股.....)
- Apr 01 Tue 2008 20:32
不婚女子,明天要相親了
- Jan 31 Thu 2008 17:57
好文共賞:充滿智慧的故事<加法 減法>
- Jan 19 Sat 2008 20:52
轉貼:<經濟學人>M型又如何? 所得與生活品質非正相關
這文章是另一種看待 M 型社會發展的說法,我也贊成金錢並不等同於生活品質。儘管很多人感嘆錢變得愈來愈薄,然而那樣的財富累積緩慢,還不至於真正影響個人生活品質。只不過我也得說,對於非常缺乏麵包而整天勞碌奔波的人來說,光求生存都大不易了,哪管社會是 M 型不 M 型?吃飽穿暖才是最重要的。至於小女子我嘛,與其在貧困間學習知足常樂,更寧願在富足中體現謙卑慷慨哪~
- Jan 08 Tue 2008 10:28
轉載:2008年商周〈好立委榜〉
- Dec 11 Tue 2007 10:22
好文共賞:我的福氣
- Oct 29 Mon 2007 12:17
好文共賞:快樂製造機
- Oct 28 Sun 2007 22:55
好文共賞: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?
- Oct 07 Sun 2007 12:18
夢中有夢
- Sep 23 Sun 2007 23:08
提筆倦怠 & 近況簡報
- Aug 16 Thu 2007 14:04
好文共賞:必須有一樣是出色的
- Jun 14 Thu 2007 14:44
奶奶的最後一段旅程
民國 96 年 6 月 13 日(農曆 4 月 28 日)週三凌晨 1:23,奶奶病逝嘉義家中。
奶奶自過年前在浴室跌倒至今,已經反覆住院好幾次;6 月 5 日回嘉義長庚腎臟科複診時,發現尿毒上升,腎功能只剩 11(低於 10 必須洗腎),於是緊急住院觀察。這之前由於大伯母和二伯母之間對於照顧奶奶的付出有心結存在,所以原本和大伯母共住的奶奶,兩週前在協議下搬到二伯母家裡;剛開始會吵著要回家,過了幾天好像無奈子孫意見而開始不想說話,勸她吃飯也吃得很少,所以體力漸漸衰退。上個週末國外姑姑打電話回台灣問奶奶近況,提到奶奶說自己有發過誓,希望自已走的時候能乾淨俐落,別拖累子孫太久,所以後來媽媽猜想,奶奶不吃的原因可能來自這種心理因素,想讓自己快點了結。
- Jun 05 Tue 2007 00:14
中性人格
一直覺得自己處於「無性別」狀態。除了長達十多年的短髮造型活像個小男生之外,偏好邏輯思考、大喇喇作風和莽撞性格,也不是什麼纖纖女子所應為。更重要的是,我並不喜歡傳統上大家會讚賞的女性風範,遑論要讓自己變成大家閨秀了。
- Jun 04 Mon 2007 23:33
好文共賞:女人,不要忘記撒嬌的權利
被寵愛的女人才懂得撒嬌
約莫是小六那種前青春期麻煩的年紀吧,我第一次聽說有關女人撒嬌與柔弱的魅力。一個從小就與我要好的鄰居大姊找我往海邊散步。12 歲的我搞不清楚她正傷心,只是單純地開心,在沙灘上又蹦又跳。她不像平常那樣文靜靜地牽著我的手說東說西,反倒是一個人坐在沙灘上,望著愈打愈高的浪頭。
- Jun 02 Sat 2007 00:24
好文共賞:無限的你(吳田玉博士對工研院菁英團演講文)